欢迎光临本站

月饼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节日活动

节日活动

为何宁波人要在八月十六过中秋

andy2021-06-05 15:46:52节日活动702来源:月饼厂

为何宁波人要在八月十六过中秋?一种说法是南宋宰相史浩(鄞县人)与其母亲的慈孝故事。清代袁钧在其诗《北竹枝词》写道:峰(指史浩)寿母易中秋,七百年中俗尚留;从此非时来竞渡,家家十六看龙舟。”附记:“吾乡以十六为中秋,始于史忠定(史浩谥号)。”故宁波俗称中秋为“八月十六”。以上内容现被收录于《宁波老俗》中。


另一种说法,则是当时南宋的首都在临安(今杭州),史浩年年中秋从杭州回宁波与母亲团聚。有一年,因无法赶到宁波,只能在绍兴夜宿一宿,第二天才到家中,谁知全家人还在等他回来过节。从此以后,宁波人就把中秋节延后一天。


据宁波民俗专家柴隆讲述,宁波中秋十六过,还有一个故事。元朝末年,贪官横行,百业凋零,在浙东一带出了一位名叫方国珍的起义将领,他打下宁波、台州、温州三座城市,并将自家的势力扩展到沿海一带。在元末混乱的岁月里,在方国珍的治理下,宁波等地保持了相对的安定,百姓没有遭受兵祸,史称“保境安民”。当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趋势显露之时,方国珍举三城投降,得到了善终。而十六过中秋,则是因为方国珍的生日在八月十六。也是由于方国珍的审时度势,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为其撰写的《神道碑铭》中称赞他“盖公以豪杰之姿,庇安三路六州十一县之民”。


其实,宁波人十六过中秋的典故还有“越王勾践孝母说”,“宋高宗避难说”,“戚继光抗倭说”,甚至还有与梁祝的爱情故事相联系的。

宁波人的传统月饼不是豆沙馅、蛋黄馅,而是苔菜月饼。苔菜偏咸,被一层甜味包裹,品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。


说完小食,该说说主菜芋艿鸭了。每逢中秋前后,芋艿和鸭子都是新上市,按照宁波人的话说,这时候的芋艿‘粉’,鸭子嫩,两种食材配合在一起,不仅去掉腥味,还留下鸭子的鲜美,相得益彰,美到心里。

在中秋佳节,宁波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习俗:烧斗香。

1.jpg

相传烧斗香与魁星有关,所谓魁星是道教中主管文运的。他右手握一根大毛笔,称朱笔,意为用笔点定中式人的姓名,左手持一只墨斗,右脚金鸡独立,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(一种大龟)的头部,意为“独占鳌头”。每当中秋,宁波的文人学子(尤其是赶考学子)就要烧斗香,希望自己科举能高中。正是“会试举人,秋风客”。从科举制度以来,赶考文人都要在秋天(中秋时节)烧“斗香”,这些形似宝塔的斗香,最高的有一人多高,斗香上插有纸扎的龙门魁星。


渐渐地斗香的寓意开始扩展,最后,也寄托了人们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