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本站

月饼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中秋文化

中秋文化

客家习俗之敬月光

andy2021-06-24 10:18:38中秋文化935来源:月饼厂

   客家人十分重视这一节日,月亮在这一天最圆,客家人传承“圆”的文化,赋予其亲切的情感。

   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梅州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。历经时代变迁,有些习俗虽然已渐渐消失,但是仍非常值得我们回味和追忆。

1.jpg

   至今,在客家地区还保留着“敬月光”的习俗,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,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、楼台,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将要升起的地方,摆出“圆”的月饼、“圆”的柚子等果品,去敬拜“圆”月,祈求家人的团圆。

   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,盛于唐朝。每逢中秋,拜过月后,一家老小围坐在桌前,摆出果品,赏月、畅谈,直到皓月当空其乐融工。

    人们把酒问月,庆贺美好的生活,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,和家人“千里共婵娟”。小孩子则边赏月,边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玩耍。

    月下对歌是被誉为 “山歌之乡”的客都梅州一项长盛不衰的中秋活动。

“月光华华照山坡,山峦山岭树山多,中秋客家山歌日,山上山下唱山歌。”

    客家山村的乡亲们围坐在一起,对月当歌,赏月谈心,这就是客家人特有的山歌中秋夜。

    在客都梅州,中秋佳节除了月饼这个传统且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,吃上几块月光饼、白切糕、猪肠糕、柚子……也是客家人必不可少的民风民俗,也是梅州客家人中秋佳节思念故乡的美味甜点。

  “八月半”时梅州蜜柚大量上市,成为每年中秋节的最佳食疗水果和馈赠佳品。因蜜柚外形浑圆,在南方民间是象征着亲人团圆、生活美满的果实。又因“柚”与“佑”谐音,包含希望月亮保佑之意,因而被人们认为有吉祥之意。

     在客家地区说到中秋节,就不得不提到月光饼,客家月光饼,也叫月华饼,采用粘米粉、白糖、芝麻、花生和挂条烘制而成,再印上红色的吉祥图案,象征着圆满、平安的节日祝福。

     白切糕是月光饼的延伸,做成砖样,加了瓜丁和果仁,口感较硬,一般用刀切片或者块来食用,糕饼香味很厚,非常纯粹。

     猪肠糕,没有猪肉也没有猪大肠,只是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形似猪大肠的小圆柱圆形糕点,香甜柔韧,不黏不腻,是梅州地区客家人中秋佳节的必备甜点。也是许多在外客家人难以忘怀的故乡味道。